一個人的名字倒底對人的一生運程有沒有影響呢? 如果有,能佔到多少比重呢? 如果起了很好的名字真的對自己的財運、事業、婚姻、學業、身體等等因素起作用嗎? 這些問題是不是很多人都在關心的呢? 那麼我今天就給各位談談我個人的看法。 從14年前我就開始學習易學、風水、命理、陰陽、奇門等等玄學。 當時對名字的認識尚淺,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,看了無數人的命理,也不斷的為人們調其運程,發現一個人的名字對人的一生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,那就是增加或者減小能量。 這裡的能量是一種平衡磁場。若是起好了,確實對人的運程有所幫助。若起壞了,也就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煩惱,以至於災禍! 那麼我們所起的名字怎樣來評價其好壞呢? 通過長時間的積累,我認為一個人的名字要想起好,關鍵是對自己是否有幫助,而並非現今很流行的筆劃(即五格剖象法)來定吉凶。難道筆劃吉就真的吉,筆劃凶就一定有災嗎? 可以肯定的告訴各位,這是不可能的。 比如,周潤發這個名字,從五格法來論,筆劃數很吉利,可是人家叫周潤發是影帝,而且是國際級別的人物,而有一天你發現你身邊的人也有叫周潤發的,可惜他確是撿垃圾的。 如此現象,極為常見。從這點來論,筆劃吉凶能說明什麼?根本不能說明任何吉凶。最多當個參考指數罷了。 若有人沉迷此道,那才是遺憾終身呢。 那麼,具體講怎麼樣才算是對自己有所幫助的好名字呢? 我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,總結出如下前提條件: 一、詳細分細自己的命格,分清喜忌,即五行所屬(金木水火土),找出適合自己五行的漢字。這裡強調一點,很多命理師存在一個偏見,認為八字中,缺什麼五行就補什麼五行,達到五行全面。這一點,我有不同看法,其實並不是缺什麼補什麼,而是需要什麼補什麼。 二、選擇較平實、柔和、大眾熟知的漢字。即吉祥用詞,切忌生避字 三、合起來字意要有所念,即表達出一種美好的願望,或者一種理想。有其積極的意義。 四、看生肖。排除與自己屬相不利的字。比如,你屬猴,你就應該知道猴子忌水,故而起名字時應篩出帶水或三點水旁的字。再如:你屬羊,羊是草食性動物,因而你要注意起名排除像「月」這種偏旁的字,因為月在古時寫作肉。 五、看卦。即周易的一種測名方法。排除意境不好的組合。 六、看名字讀音。後面之字最好是第二音,有上升之感。 七、看名字之結構,上下結構啦,左右結構啦,看看是否順眼。 八、最後這一步再參考一下筆劃。若不及也不必過於擔心。 以上如此種種,各君都應注意,如此,則能規避風險,遇難呈祥,化險為夷啦 所以起名字不是一件小工程啊!!!
- Oct 05 Tue 2010 10:20
一個人的名字有多重要!
- May 14 Fri 2010 16:33
美最新研究稱每天喝一杯豆奶可遠離小肚腩
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10月17日報道,每天喝上一杯豆奶,能讓小肚腩離你遠去。 最新研究顯示,每天喝一杯大豆飲品,能削減大量堆積在腹部的脂肪。腹部脂肪對健康尤其不利,它比身體其他部位的脂肪更多的增加了心臟病發作和糖尿病風險。 人們認為大豆(一種植物蛋白)阻斷了過剩糖類變成脂肪的過程。 研究人員調查發現,那些每天喝豆奶的人腹部脂肪減少了,而其他人的腹部脂肪增加了。研究人員認為,這是因為大豆阻斷了過剩糖類變成脂肪的過程。 這些美國研究人員表示,經證實,這項發現對改善老齡婦女(在絕經期過後經常堆積大量脂肪)的健康狀況特別有意義。他們在《生育與不育》雜誌中寫道:「我們的試驗指出一個解決絕經期後腹部脂肪組織增加的新飲食方法。」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大衛·克裡斯蒂與其他研究大豆的學者合作進行研究。克裡斯蒂稱,豆奶比人們平時在飲食中吃的東西包含更多大豆,在家中需要補充才能獲得相同的結果。他說:「這是一個通過少數人進行的規模非常小的試驗。如果通過大量人進行試驗,我們將大豆推薦給絕經期女性的做法將具有更廣泛的意義。它或許能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風險。」
- May 14 Fri 2010 16:32
食物中毒先催吐 專家指導餐桌安全關要領
食物中毒最好先喝鹽水催吐市衛生部門專家昨上網指導市民把好「餐桌安全關」教你幾招應對緊急情況 早報訊昨日下午,青島早報和青島新聞網聯合推出的「民生對話」欄目,邀請市衛生局副局長周長政、市衛生監督局局長高汝欽率衛生執法人員,圍繞食品安全核心話題,上網指導市民掌握「餐桌安全」要領,並與市民就食品安全等問題網談。 建議: 主食最好去正規店買 「如何鑒別摻入色素檸檬黃的玉米面?」針對網友提問,嘉賓介紹說,從色澤上來看,質量好的玉米面應該是微香本色,而不是金黃色,聞起來有玉米的自然香味。 「大米通常有哪些質量問題?」嘉賓指出,大米容易有陳米或霉變米,有些不法商販常用色素或有毒的礦物油給陳米「整容」,使市民感觀上不易鑒別,建議市民盡量選擇正規超市購買大米。 關於市民提出的如何正確使用食品塑料包裝問題,嘉賓的觀點是:「塑料袋分為食品的包裝袋和非食品的包裝袋。包裝食品時要用食品的包裝袋,這種塑料袋外觀呈白色,觸感光滑,用手抖動聲音清脆,遇到明火易燃。」 支招: 食物中毒請你先催吐 網聊過程中,嘉賓特別提醒市民要謹防食物中毒,一旦發生食物中毒,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催吐:可以把鹽溶入開水,冷卻後喝下催吐,也可刺激咽後壁催吐,然後再就醫。若是因食用魚、蝦、蟹導致食物中毒,可取食醋100毫升,加200毫升水飲用解毒。 「老年人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?」嘉賓建議,老年人應少吃油葷食物,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,如燕麥、玉米、蔬菜、水果等,老年人易消化的食品有粥類、魚和豆類食品等。市民如有問題還可撥85788111咨詢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6
心理壓力催生牛皮癬 城市得病比農村高1倍
60%的牛皮癬患者都是心理壓力造成的,城裡人患牛皮癬的比農村人高出一倍。昨天是第二個世界銀屑病日,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在牛皮癬科普知識講座上提到,關於牛皮癬有許多錯誤觀念需要糾正。 牛皮癬就是銀屑病,發病率非常高,在我國為1.23%,而且此病對人的外貌與健康有較大影響,治療後容易復發,曾被稱為「不死的癌症」。 但省人民醫院皮膚科李振魯主任醫師認為,這種提法很不科學。「這種病像感冒、胃炎一樣,容易復發,但是能夠控制。」李振魯建議患者應該以積極的心態進行診療。 另外,他認為,這種疾病並不只是身體上的病那麼簡單。「這是一種身心性疾玻」專家通過大量調查得出結論,城市發病率比農村高一倍。雖然城市生活條件、醫療條件相對較好,但是城市人承受社會、精神壓力較大,更易發玻「60%的患者都是由於心理壓力過大引起的」。 對此,李振魯建議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悅,「減負、放鬆,可以減少復發的幾率」。另外,生活起居要有規律,不飲酒,少吃牛羊肉。「不要迷信小廣告和偏方,一定要規範治療」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6
重慶「不眠人」終睡著 醫生稱患精神分裂
醫生確診「不眠人」患慢性精神分裂症,有殘留症狀 在市精神病醫院接受近兩個星期的免費治療後,璧山縣「不眠人」殷明江昨天返家。到家不久,他像往常那樣到哥哥經營的小食店幫忙,但不到1個小時,他就開始犯困:此前一直自稱6年零9個月沒睡覺的他,首次說「我想睡覺!」 「我剛才做了一個夢,感覺太好了!」昨下午1時許,從睡夢中醒來的殷明江給記者報喜。 殷明江說,他從上午11時許睡到了下午1時許,還是父母催他吃飯才醒來的。 這是殷明江首次承認自己睡著了。此前,父母在醫院陪他治療時,發現他閉眼後雖有鼾聲,但睜眼後卻堅持「我沒睡著」。「我終於嘗到了睡覺的滋味!」殷明江說,這除了和醫院開出的藥物有關外,還和他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心理疏導有關。 市精神病醫院業務副院長邱堂威告訴記者,經約兩個星期的系統治療,醫院確診殷明江為「慢性精神分裂症,有殘留症狀」的病人。 邱堂威說,生活中存在類似症狀的病人並不鮮見,他們總是懷疑「肚裡有釘」、「腦殼裡有東西」等等。 據瞭解,殷明江出院前,醫院給他開了1個月療程的藥物。院方稱,對殷明江的治療仍靠有效藥物為主,同時輔以心理疏導。藥物有望讓他在現有基礎上睡眠得到進一步改善,不過醫生也表示,該院長期治療「慢性精神分裂症,有殘留症狀」病人的情況表明,部分病人即使經長期系統治療,仍不能完全消除症狀。 昨日,殷明江告訴記者,回到家中,他看到了16封從全國各地寄來的信件,全部是關心他的人寫來的。「感謝重慶晚報的報道,感謝關心我的人們。」他說。 「中央電視台《走近科學》欄目記者採訪我時,我說我終於享受到了睡覺的滋味,他們都為我高興。」殷明江說,央視到市精神病醫院對他進行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採訪,「說是分4集播出,每集半小時左右。」 市精神病醫院向記者證實了央視到該院採訪一事。據稱,該報道估計在下月中旬播出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5
降溫致心血管病人增多 老年病人注意保暖
記者從本市多家大醫院瞭解到,氣溫驟降使得醫院就診者明顯增加,其中主要是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。 據朝陽醫院介紹,這幾日的降溫,使很多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中老年人病發。 昨天,該院急診接待病人量達到340人,其中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疾病病人。另據兒童醫院統計,近兩日該院門診量已經超過6000人次,而平時的就診量一般是4000人次左右。醫生說,患毛細支氣管炎和腹瀉的嬰兒增加明顯。醫生提醒老年病人,要注意保暖,盡量減少出門次數,防止感冒,多喝水,多吃清淡食物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5
男性更年期漏診率達九成 濫用保健品更壞
昨天是我國第八個「男性健康日」,廣州多家大醫院均有針對男性健康的義診和咨詢活動。記者從現場獲悉,男性更年期在40-70歲男性中發病率約為10%-30%,但臨床漏診率高達90%。 壓力大、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腦力勞動者,容易成為男性更年期早發的高危人群,他們可能從30歲以後便開始步入更年期。 男性更年期相對隱蔽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男科周少虎副教授指出,中老年男性由於雄激素下降和生物利用度改變,會逐漸出現像女性一樣的「更年期症候群」,主要出現三大系統的症狀:神經和血管舒縮症狀———潮熱、陣汗、失眠;精神和情緒症狀———焦慮、抑鬱、記憶力下降、缺乏自信和活力;男性化減退———體能和精力下降、腹型肥胖、性功能減退等。更年期的診斷,目前以臨床症狀的量表評估為主,相關血液檢測項目———蛋白結合睪酮的測定,只有個別專業檢測機構才可以做到。 男性更年期的症狀相對隱蔽,臨床上漏診的情況非常嚴重,許多腦力勞動者以為出現體力和性慾下降僅僅是因為壓力大、疲勞的原因,但如果同時伴隨出現陣發性潮熱、出汗、心慌、心悸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,就可能是進入了更年期。 濫用保健品火上澆油 廣東省性學會常務副會長朱嘉銘介紹,男性更年期主要是由於男性體內雄激素減少造成的。男性到30歲以後,體內的雄激素每年下降1%-2%,到了50歲後,雄激素只相當於30歲以前的一半。但據調查,男性在出現更年期症狀後,只有約一成病人主動到門診就診。有的悄悄地購買保健品自我調理。「自行使用保健品有時會適得其反。」周少虎稱,更年期男性「壯陽」相當於火上澆油。 朱嘉銘指出,更年期治療應當以中醫藥調理為主,應當到正規中醫院的男性專科求診,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、芍葯甘草湯等常被推薦使用,可在中醫師指導下辨證論治。對男性更年期使用雄激素補充治療,可能會引發睪丸癌、前列腺癌,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。 專家指出,除了年齡因素外,勞累、環境污染,吸煙、喝酒等因素也會影響男性雄性激素的分泌。 專家指出,預防和推遲男性更年期的出現,要有適當的鍛煉、科學的膳食、平衡的營養、充足的休息和樂觀的心態,保持適度的性生活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4
哈市中青年上班族患「耳朵中風」患者增多
耳朵裡嗡嗡作響,感覺是有飛機飛過,可抬頭一看,天空是湛藍一片,什麼也沒有;有時聽到吁吁聲,感覺有人在身後猛吹哨子,可往周圍看看什麼人也沒有。近日,記者從哈爾濱市醫大一院、醫大二院等多家醫院耳鼻喉專科門診瞭解到,自9月份入秋以來,各院收治的「耳朵中風」患者猛增,比平時多出了一倍,其中以25—45歲的上班族居多。 一位長期在機關從事材料編寫工作的30歲的趙先生近日到醫大一院就診,據他講,半個多月前的一天早上,醒來發現聽聲音感覺很模糊,還一直有聲音在耳朵裡嗡嗡作響。開始他以為是耳鳴了,並不在意,可接下來情況越來越嚴重了,耳朵裡一會兒是飛機飛過般的轟鳴聲,一會兒是叫個不停的蛐蛐聲,弄得他心神不寧。經醫生檢查,他是「耳朵中風」了。 據專家介紹,「耳朵中風」在醫學上叫做突發性耳聾,秋冬季節多發,一般是由疲勞過度、精神壓力大、過度刺激等原因誘發的。中青年上班族患這種病的幾率比較高,但患者一般都不會對它引起重視,都只當是感冒了,或者暫時性出現耳鳴。 醫生建議,若出現有耳內發悶、耳鳴、聽力下降等情況,應盡早去醫院做聽力檢測,發現問題最好能當天就進行治療,或者在七日之內,否則時間拖得久了,會影響治療效果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4
30%-40%人工作壓力大 女醫生極易抑鬱自殺
女醫生更易抑鬱和自殺 廣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昨日成立,24小時咨詢熱線即日開通 新快報訊 (記者 林菁 實習生 李雪通訊員伍展虹)「醫生、護士是自殺危險度極高的職業,這個群體以前被忽視了」。昨日,廣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在市腦科中心成立,心裡有煩惱的市民也可撥打24小時心理熱線020-81899120,向專業心理咨詢師免費咨詢心理問題。 醫生護士自殺率最高 「據2007年來自丹麥的一項有關55種職業與自殺的調查顯示,醫生行業和護士行業的自殺相對危險度分別位於第一位(2.73)和第三位(2.04),明顯高於小學教師(1)。」廣州市腦科醫院副院長、該心理中心負責人李潔說。另一份權威醫學雜誌也證實了這個觀點,醫生行業自殺率要高於一般人群,尤其是女醫生。李副院長說,究其原因,是因為過分的職業壓力和過度勞累,加上醫生更容易選擇高致命性自殺方式、更容易忽視自己的精神衛生有關。而女醫生面對事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,更容易患抑鬱症和自殺。 記者獲悉,今後市腦科醫院研究團隊將重點關注醫護人員這一群體,以及一些特殊群體如外來工、大學生、婦女兒童、老年人的心理問題。同時,心理中心每月都會舉行心理咨詢師的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,以疏導自身的心理狀況。 該中心昨日開通了24小時免費心理熱線020-81899120,由7名專業心理咨詢師輪流坐鎮,市民撥打熱線不額外收費。 昨日,「重大災害心理衛生救援隊」也同時啟動。一旦發現災難事故,將有專家在72小時內赴現場提供援助。 主動看心理疾病者增加 李潔指出,有研究表明,至少有30%到40%的工作人群在工作時感到過分壓力,超負荷的工作量和過分的時間緊迫感容易誘發抑鬱症和焦慮症,其中,抑鬱症是自殺的最危險因素,而自殺在15歲到34歲人群中占比例最大。 李潔告訴記者,近一年來,從門診數量和臨床案例看來,教師、白領等高知階層主動到醫院咨詢的數量明顯增加,特別是兒童的心理問題也受到家長重視。「許多市民會根據自己的初步症狀,比如抑鬱、心煩等,主動到醫院詢問。但這還遠遠不夠」。 開通首日接到88個電話 記者在現場看到,心理熱線從早上8時開通後便響個不停,開通首日便有88個咨詢電話打入。有名男子打電話向心理咨詢師訴苦:不但晚上經常失眠,心裡還老有報復別人的念頭。心理咨詢師初步判斷他有精神分裂症,並建議他到門診做詳細檢查。
- May 14 Fri 2010 16:24
專家提醒:進補膏方也是藥 孕產婦莫亂吃
天氣轉冷,許多人選擇定制中醫膏方進補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孕、產婦也加入了膏方進補的隊伍。 李女士上個月剛產下寶寶,經同事建議,她到武漢市中醫院請專家開膏方進補,但被醫生拒絕了。 該院婦科主任王克林說,以往尋求冬季進補的人中,孕、產婦較少見,但今年格外多,他每天都能碰到十多名,還有一些孕產婦提著進補產品前來咨詢。 這可能與今年懷孕生子較多有關。 王克林介紹,膏方主要適合無慢性疾病、但身體虛弱者;體力消耗透支過多、難以自身恢復者;中老年人體質下降者;術後、出血後處於恢復階段者等。孕產婦不能亂吃,因為膏方的成分主要是中藥,和西藥一樣,服用後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;中藥還會通過乳液,使寶寶發生腹瀉等不良反應。 此外,孕、產婦也不能隨便吃別人送的補品。如人參、桂圓、蜂王漿等都屬於甘溫補品,極易助火,而孕婦大多是陰虛內熱體質,吃此類補品無異於火上澆油,易導致先兆流產或早產。 專家提醒,多次流產的女性,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進補固護氣血,但絕大多數孕、產婦並不需特別進補,否則可能傷身。